1,匯報(報警)報警
內容應該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以及泄漏的速度、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等
2,緊急疏散
1)建立警戒區域。危化品泄漏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貨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域。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警戒,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無關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域。
2)緊急疏散。當班員工必須及時拉響警報,迅速將警戒區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3,切斷火源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4,現場急救
當現場有人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時,應馬上撥打急救電話,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根據情況進行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
5,自我保護
參加泄露處理的人員對泄漏的化學品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身邊一定要有監護人。必要時,應用水槍、水炮做掩護。要根據泄露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加強應急處理個人安全防護,防止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或中毒事故
防止泄漏的措施
盡可能選用先進的工藝路線,減少設備密封、管道連接等易泄漏點,降低操作壓力、溫度等工藝條件。通過加裝盲板、絲堵、管帽、雙閥等措施,減少泄漏的可能性,對存在劇毒及高毒類物質的工藝環節要采用密閉取樣系統設計,有毒、可燃氣體的安全泄壓排放要采取密閉措施設計。